
第十五届全运会决赛进入最后倒计时,山城重庆的游泳馆内,清澈的池水被翻腾不息的水花打破平静。这支平均年龄仅约16岁的年轻队伍,正以蓬勃的朝气向梦想发起冲击——队伍中年龄最大的运动员2001年出生,最小的队员年仅14岁。经过数月激烈角逐,9名队员成功获得全运会决赛资格,他们将参与25个游泳小项及3个接力项目的角逐。

泳池,青春的战场
每天清晨六点,当大多数同龄人还在睡梦中,重庆市运动技术学院的游泳馆早已灯火通明。泳池边,教练赵宏飞的身影准时出现,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水中那些年轻的身影。
“只有训练比比赛更苦,赛场上才能战胜自己。”赵宏飞说这话时,一名队员正好完成一组冲刺训练,趴在池边大口喘气。这位带领着这支年轻队伍的教练深知成长的不易:“有的队员苦练两三年仍难突破,但我告诉他们——要敢想!敢拼!”

在他的执教理念中,游泳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未知性:“触壁前永远不知道结果,这就是竞技体育最动人的地方。我们这支队伍虽然年轻,但正因年轻,才更敢于挑战不可能。”
冲刺,每日16000米的坚守
最后三周的备战期,训练强度再度升级。队员们每周要完成13堂训练课,每日游程达到15000-16000米,训练内容涵盖了体能、力量、水中阻力、高强度间歇和实战模拟等多个方面。
令人惊讶的是,面对如此高强度的训练,这群少年却无人叫苦。17岁的小将罗名钰在完成一组引体向上训练后,擦了擦汗说道:“把每堂课练到位,用行动化解压力。我不预设名次,只求做好每个技术动作。”
“年轻队员的培养需要耐心和智慧。”赵宏飞指着正在训练的队员们说,“我们不仅要教会他们如何游泳,更要教会他们如何思考。比如罗名钰,她有个特点,善于动脑筋,经常一个动作要琢磨很久,但一旦琢磨透了,进步就特别明显。”

这种训练理念已经初见成效,2025年8月,在游泳世青赛上,罗名钰与同伴斩获女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。对于即将到来的全运会,她保持着平和的心态:“我在每个阶段都会给自己定个小目标,比如这个月把转身动作练熟,下个月把成绩提高0.1秒。只要做好当下的事,把每个动作练到位,慢慢就能看到进步。”
梦想,在浪花中绽放
在这支年轻的队伍中,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故事。有的来自游泳世家,有的是在学校被教练发掘,还有的因为热爱而毅然选择这条道路。他们中有人擅长自由泳,有人专攻蛙泳,有人在混合泳上展现天赋,但共同的是那份对游泳的热爱和执着。
“年轻是资本,我希望他们轻装上阵,享受比赛。”赵宏飞教练看着在池中训练的队员们,眼中满是期待,“三年来,我看着他们从青涩走向成熟,每次比赛都在进步。全运会就是检验这三年努力的最好舞台。”
正如东京奥运会上全红婵以14岁之龄勇夺金牌,用完美水花惊艳世界,竞技体育从不缺少少年传奇。如今,重庆游泳小将们同样怀揣着这样的梦想,在碧波池中奋力前行。他们的每一次划水,都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;每一次触壁,都在为重庆游泳谱写新的篇章。

全运会的哨声即将响起,这些少年将在碧波池中证明:梦想不论年龄,拼搏自成传奇。他们的每一次触壁,都是重庆游泳迈向未来的坚实足音,也是这座山城水上梦想的新起点。
本期统筹 | 记者 刘毅
文、图 | 重庆晚报记者 柏雨欣